明朝敗家子

獨孤天山

網遊小說

弘治十壹年。   這是壹個美好的清晨。   此時朱厚照初成年。   此時王守仁和唐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壹千零九十二章:苛政猛於虎

明朝敗家子 by 獨孤天山

2019-3-5 14:10

('
  去保定……
  弘治皇帝沈默了。
  他看著眼前這個漢子。
  這是壹個極普通的人,並不起眼。
  可現在,他的眼眶通紅。
  家裏的兩個婦人,也早已哭紅了眼睛。
  在這小小的木屋裏,還有壹個靈位,靈牌前燃著香,依稀可看到先父之類的字眼。
  也即是說,這個漢子的父親已經故去了。
  這個家裏,只有他這麽壹個男人。
  這是家中的頂梁柱,十之八九,還有唯壹的壹個。
  沒有人喜歡背井離鄉,尤其是將自己的母親和妻子丟在家中。
  且不說,兩個婦人在此,會有多少的不便,壹個男兒,又怎麽忍心,離家而去呢。
  弘治皇帝沈默了。
  他有曾祖母,有妻子,他無法想象,當自己需要離開他們時,自己會有多麽的痛苦,而周氏和張氏,又會怎樣的肝腸寸斷。
  想來……若不是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,是絕不會離家出走的。
  “保定?”弘治皇帝語氣異常的冷靜:“去保定做什麽?”
  “給人鋪路,有三兩銀子的工錢。”漢子似乎不喜歡被人多問。
  弘治皇帝卻凝視著漢子:“通州不好嗎?朕……我聽說……在通州,貧苦的百姓,都會發放銀劵……”
  漢字古怪的看了弘治皇帝壹眼:“妳是外鄉人吧?”
  弘治皇帝:“……”
  蕭敬不禁道:“大膽,妳這般放……”
  弘治皇帝突然眼睛赤紅,額上青筋暴出,他怒了。
  於是厲聲對蕭敬道:“滾開!”
  蕭敬壹楞,頓時大氣不敢出,忙是退後。
  方繼藩站在壹旁,像看智障壹般的看著蕭敬,這位蕭公公,真是越老越糊塗啊。
  弘治皇帝道:“我是京師來的。”
  “這就難怪了。”漢子似乎看出了蹊蹺,眼前這個人,很是不凡。
  好在漢子沒有疑心其他,以他的見識,更不可能會懷疑,站在自己的面前的,乃是天下人的君父。
  漢子道:“什麽銀劵,分明是害人劵。”
  弘治皇帝聽到害人二字,面上浮出了愧疚之色。
  漢子咬牙切齒道:“本來,在這通州,小的還能有壹口飯吃,從前在碼頭,給人做腳力,雖勉強果腹,卻也不至於讓壹家老小餓死,聽說保定府是個好地方,可終是舍不得家母和家種的糟糠之妻。可自從那些狗官們,發放什麽銀劵之後,這日子便沒法過了。”
  “起初,他們收商稅,這運河裏的商賈,繳了稅,卻沒得任何好處,有的小商賈,覺得買賣無法維持,索性也就收手,不做了。剩余的,便拼命的壓低工錢,這商稅,終究還是收到了小人這樣的人身上。”
  “此後又說百姓們日子不好過,發放銀劵,不少人,還感恩戴德,都說,這知州和知縣,實是個好官,愛民如子。可哪裏知道,銀劵確實是發了,還說憑著銀劵,便可買柴米油鹽,可是……壹下子,這麽多人手裏都有銀劵,就只三五天之內,通州的物價,便飛漲,可怕到了何等地步,妳知道嗎?以往壹斤米,三十個銅錢,可沒過幾日,壹斤米,便是壹兩銀子的銀劵都買不到了。”
  弘治皇帝皺眉,他無法理解:“這是何故?”
  漢子哪裏知道,這是何故啊。
  方繼藩卻道:“這是通貨膨脹。陛下想想看,市面上的柴米油鹽,暫時只有這麽多,可突然之間,大家手裏都有了銀劵,可以想象,這物價會攀高到什麽樣子。”
  弘治皇帝似懂非懂,他似乎覺得,好似自己在國富論中,看過這樣的理論。
  生產沒有增加,供應也沒有增加,市面上卻多了無數的錢鈔。
  “可是……這些銀劵,是可以在將來,兌換真金白銀的啊。”弘治皇帝皺眉。
  方繼藩微笑道:“對於尋常百姓而言,他們是等不到兌換真金白銀的,想來,用不了多久,這些銀劵,就會滾雪球壹般,到少數人手裏。”
  “不錯。”漢子依舊咬牙切齒:“市面上,物價飛漲,壹斤米,竟要壹兩銀子的銀劵,才買得到,所謂的發放銀劵,到頭來,可能壹家老小,連半斤米都買不到,城中的富戶,還有城外的士紳,只用些許的糧食,手裏便攥著大把的銀劵。百姓們何嘗不知道,銀劵將來可以兌換銀子,可很快,大家發現,不但銀劵購物,物價飛漲,便是真金白銀去購物,價格也漲了不少,大家本就是飽壹頓餓壹頓,不吃糧,會死人的,除了那些富戶和士紳,誰還有閑心,將銀劵存起來。”
  “這物價壹暴漲,那些手裏有糧的,便更加囤貨居奇了,他們往二兩糧裏,可以摻八兩沙子和香灰,尋常百姓家,哪怕從前家裏還有壹些家底的,為了活命,也不得不掏出來,妳說,這日子,還過得下去嗎?”
  弘治皇帝的面上,已是烏雲籠罩。
  他攥著拳,沈默了很久:“為何沒有人去附近的州縣購了糧來。”
  “哪裏有這麽容易。”漢子道:“且不說,本地的士紳,在此盤根錯節,怎麽肯允許外商來攪合,這尋常的百姓,難道為了去多買幾斤米,還要走上幾百裏的路往返嗎?哎……我是日子實在沒法過了……在碼頭裏做腳力,以往還能勉強壹家人不餓肚子,可現在……自己都難以養活了。”
  “人們都說,只有到了保定府,才會有好日子過,不去保定府,這日子,真沒法過了啊。”
  弘治皇帝已是氣的哆嗦。
  他突然想起了什麽:“知州楊壹清,我聽說是個愛民的好官,他怎麽會容許……”
  漢子呸的啐了壹口,不屑道:“什麽好官,無論什麽官來,真正辦事的,還不是那些小吏,他的眼皮子底下,到底發生了什麽,誰知道?能和他往來的,哪壹個不是士紳,這些士紳,大量的收購銀劵,而後從他手裏,兌換真金白銀,這是何等的暴利,多少人掙了個盆豐缽滿,他們自然會誇贊這是善政。那些小吏,早就和士紳沆瀣壹氣了,這些上任的狗官們,還不是個個憑借著什麽來治理地方,小吏說什麽,他們自是信什麽,這上上下下的人,不是富的流油,便是聾子和瞎子……”
  漢子道:“時候不早,我要出發了,再遲,明日都到不了保定府……”
  弘治皇帝無法想象,此時天光亮了壹些,他已可以看清漢子的面容,這漢子面有菜色,兩個婦人,也是面黃肌瘦。
  這通州,乃通衢之地,誰曾想,就在這天子腳下,竟是有人饑寒交迫至此。
  弘治皇帝道:“我也正想去通州,不妨同行。”
  說著,弘治皇帝本想取壹點銀子出來,可細細壹想,在這裏……只怕銀子的用處,暫時不大了,他轉過頭,看著蕭敬:“可帶了幹糧嗎?給他們家中,留壹些吧。”、
  弘治皇帝嘆了口氣,卻覺得眼睛有些泛紅,壹團淚水在打轉。
  很多事,是他無法想象的。
  他本以為,可能通州是變好了,但是絕沒有那滿朝文武所吹噓的那般好。
  可哪裏想到……新政……竟成了苛政。
  商稅收了來,最終……卻是壹地雞毛。
  蕭敬忙是取了壹些幹糧,留下來。
  漢子見狀,再無敵意,千恩萬謝。
  他和婦人們告辭,而後隨著弘治皇帝壹道往保定去。
  出了保定城,卻發現,朝向保定的坎坷道路上,竟有無數衣衫襤褸的百姓,拖家帶口,亦是同路。
  弘治皇帝面色鐵青。
  方繼藩只是苦笑,他心裏卻是忐忑起來,保定府……會是什麽光景呢,歐陽誌,妳可別害為師啊。
  
('
##第壹千零九十三章:聖駕入保定
('
  沿途,弘治皇帝壹聲不吭。
  蕭敬頓時變得膽戰心驚起來。
  他覺得有不好的事發生。
  或許是這些年流年不利的緣故。
  蕭敬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了。
  以往的自己,總能知道陛下的喜好,陛下壹個挑眉,自己便曉得陛下是什麽心思。
  可現在…陛下變了。
  他的心思,自己開始猜測不透。
  這不但使自己不安,還使從前總能遊刃有余、輕松應付著宮裏和宮外,到了而今,卻越發的吃力起來。
  這壹路,本是坐車的,只是這車,遠不及四輪馬車,太過顛簸,弘治皇帝索性下車步行。
  方繼藩卻不肯下車,雖然顛簸,可是能省省走路的力氣,挺好。
  蕭敬尾隨著弘治皇帝。
  弘治皇帝突然道:“通州所發生的事,為何廠衛,沒有奏報,物價漲成了這個樣子,廠衛……”
  蕭敬心寒,他解釋道:“陛下,新政的事,奴婢不懂。而且這新政的兩個州府,事關重大,陛下早有旨意,廠衛不得幹涉,新政壹切都是新鮮的,奴婢哪裏敢妄言新政的州府的長短,再者……”
  蕭敬不傻。
  稍有腦子就可以看出,保定府和通州,表面上是各自推行新政,可實際上,卻是西山和百官之間的角力。
  雖然蕭敬偶爾也說壹些方繼藩的壞話,可凡事都需點到為止,方繼藩將新政看的如此之重,首席大弟子尚且都安插了去,竭盡全力的給予支持,力度空前,在這上頭,壞人好事,這就是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,自己若是不小心,被人下毒怎麽辦?自己的幹兒子們,突然在外被人綁了怎麽辦。自己在外朝,還有兩個侄子,他們突然掉進了井裏怎麽辦?
  蕭敬只是個宦官,他很清楚自己的立場,自己就是陛下的奴仆,雖有自己的喜好,卻也必須維持鬥而不破的局面。
  方繼藩不好惹。
  楊壹清就好惹嗎?
  這楊壹清可是名臣,被士林寄以厚望,百官大多屬意此人,便連內閣,對他也有所偏好,歐陽誌用吏為官,這幾乎是掘了讀書人的祖墳,廠衛若是也插手進去,可能壹時倒是痛快了,或者在陛下面前,能愉快的刷個臉,得陛下壹句褒獎。
  可是……長遠來看,那些曾如日中天,不可壹世的權宦,哪壹個最後有好下場的。
  所以……蕭敬對於新政的態度,格外的謹慎,有些事,他壓根不想知道,知道的越多,得罪的人可能就更多,他還想以後好好的養老呢,不求權傾壹世,可至少,臨到老來,別突然橫死街頭。
  弘治皇帝顯然對於蕭敬的解釋,是很不滿意的,他冷哼壹聲:“無用之極。”
  “是,奴婢萬死。”蕭敬立即請罪,毫不含糊:“奴婢大錯特錯,懇請陛下責罰。”
  唯獨可以得罪的,只有弘治皇帝。
  陛下心軟、寬厚。
  是個好人。
  相比於那些滿口仁義的大臣和讀書人,相比於天天說為國為民,以方繼藩為首的西山大臣和學人,別看他們個個都笑嘻嘻,整起人來,那都是壹個賽壹個的狠,不但殺人不眨眼,還誅心,還教妳遺臭萬年。
  蕭敬早琢磨透了,陛下才是最老實的那個,雖說天子不可欺,可沒辦法呀,這個柿子軟壹點。
  蕭敬壹見弘治皇帝依舊臉色鐵青,忙是眼淚啪嗒:“陛下辜負了陛下的洪恩,奴婢……願以死謝罪。”
  弘治皇帝拂袖:“朕要爾何用,要廠衛何用,妳成日說死罪,那麽就死吧。”
  說著,加急了腳步。
  這壹次,是真的震怒了。
  蕭敬壹楞,心裏卻很踏實,陛下雖然這樣說,可還是不會舍得自己死的,他是個重感情的人啊,於是快步跟上去,可憐巴巴的樣子。
  弘治皇帝的心思卻很亂,壹行人轉眼,便至容城縣。
  壹到了保定的容城境內,就完全變了模樣。
  新修的道路開始出現,雖是道路窄小了壹些,只容許兩車通行,可這柏油的道路,頓時讓車馬好行走起來。
  遠處,則是壹片片的麥田,麥田裏的莊稼,竟是長勢不錯,農夫們挖了許多的溝渠,對田地進行灌溉。
  這麥子……
  弘治皇帝倒也不是五谷不分之人,他下意識的走入了田埂之中去,幾乎每年,弘治皇帝都需去祭祀地壇,而後象征性的挖挖土,表示天子對於農耕的重視,何況他還去過西山……
  弘治皇帝彎腰,摸了摸這矮小卻粗壯的麥稈,此時麥子還未熟,不過卻可見,到了秋收時節,可能要大豐收了。
  他心裏的郁悶之情,頓時消散,朝方繼藩招招手。
  方繼藩忙是上前。
  弘治皇帝道:“這麥子,似有不同。”
  方繼藩道:“聽說,是用了屯田所最新培育的新麥種。”
  弘治皇帝頷首:“這就難怪了,為何朕壹路來,在其他的府縣,不曾見過這樣的麥種?”
  方繼藩道:“屯田所研制不易,所以這麥種,比尋常的麥種要貴壹些,其他的府縣,舍不得種植吧。可保定不壹樣,聽說保定的糧價頗高,有利可圖,需求量也是極大,因而催生了許多士紳,願意高價雇人種植新麥種,不只如此,他們還舍得投入新的農具,並且組織人力挖渠灌溉,還有,聽說附近的河堤,府縣裏,也重新組織人進行了加固,所以沒有河水泛濫之憂,於是,人們就更舍得投入了。容城縣令,好像叫梁敏,此人從前是個書吏,治河有壹套,府裏專門撥付了壹筆銀子,就用來興農的,包括了修建水庫,加固河堤,對壹些田地引水灌溉,還有引入大漠的種牛,還有與屯田所進行合作,根據保定府的情況,培育新的良種……”
  弘治皇帝恍然,想不到在這背後,竟有這麽多的彎彎繞繞:“這裏的麥田,更密實,卻不知到時畝產有多少,到時,要報到朕這兒來。”
  方繼藩道:“陛下,這是張信三號麥苗,去歲的時候,用的是張信壹號,畝產可達六百五十斤。以往,能畝產四百斤,就已算是不少了。”
  這產量,竟是提高了近壹倍。
  方繼藩到了保定府之後,整個人精神飽滿,仿佛原地復活壹般,他如數家珍的道:“以往,務農就是靠天吃飯。可現在,依舊還是靠天吃飯。正因為靠天吃飯,且糧價又起伏不定,這就導致,哪怕是大士紳,也不願意大量的投資自己的糧地,陛下想想看,這耕牛,新的農具,高產的秧苗,可都是要銀子的,且不說未來長勢如何,單說若是遭了蟲害、旱災、水災,哪壹樣,都是讓人血本無歸的。哪怕是豐收了,若是糧價暴跌,豈不也是損失慘重?”
  “士紳們,心裏都有壹個算盤,這些人,比商賈還錙銖必較呢,畢竟,這世上,像兒臣這般,心裏只想著為國為民的人不多了。”
  弘治皇帝瞥了他壹眼:“正題。”
  “噢。”方繼藩便繼續道:“因而,想要讓人願意務農,且願意投入,精耕細作,增加產量,官府要做的事,不是放任不管,而是要有所為。比如加固河堤,可防治水患;興建水庫和灌溉的溝渠,是防止旱災。引入屯田衛的校尉和力士,是尋求防治蟲害以及提高產量。再加上,修了路,路通了,哪怕是再偏僻的地方,也可保證,糧食可隨時送去市場兜售,足以保障收益。有了這些,那些士紳,還有尋常的農人,才舍得給自己的田地投入,投入越多,花費的心思越多,這糧產才可高漲,這也是為何,保定府大量的土地,轉化成了道路和其他設施之後,糧產非但沒有劇減,卻還是日益攀高的原因。”
  弘治皇帝聽罷,恍然,這……不就是富國論中的內容嗎?
  “有所為,有所為……”弘治皇帝口裏念著。
  弘治皇帝直起腰來:“這縣中農事,不錯。”
  至少……通州的麥田,讓弘治皇帝心裏舒服了壹些。
  他回到了大路上:“走吧,去容城縣看看。”
  遠處,那漢子,坐在車上,似乎還在為背井離鄉而郁郁不樂。
  弘治皇帝面帶笑容,打起了精神,朝那漢子招手。
  這漢子叫常成。
  弘治皇帝道:“妳是去保定府城,還是容城?”
  常成道:“我有不少的同鄉,都在容城縣的壹處作坊裏做事,此次,就是要投靠他們。”
  弘治皇帝打起精神:“正好,我們又是同路,壹道去吧,我也想見見妳們的同鄉。”
  常成則心裏嘀咕,這壹路,壹行人雖是樸素,餐風飲露的,可瞧弘治皇帝的做派,卻不似尋常人,可若說不尋常,又不知他們到底經營什麽。
  好在,他只是尋常的百姓,自然不會往深裏去想,壹路來,弘治皇帝都表現的和氣,常成自然也對他客客氣氣:“這樣也好,就怕讓大叔見笑了。”
  大……大叔……
  弘治皇帝面上的笑容,有些僵硬。
 
  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