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敗家子

獨孤天山

網遊小說

弘治十壹年。   這是壹個美好的清晨。   此時朱厚照初成年。   此時王守仁和唐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四百二十二章:百無壹用是書生

明朝敗家子 by 獨孤天山

2019-1-8 14:36

  朱厚照和方繼藩抵達了暖閣的時候,弘治皇帝坐在禦案之後,壹見弘治皇帝陰沈著臉,朱厚照後脊壹涼。
  還不等朱厚照拜倒,方繼藩已是搶先道:“臣方繼藩見過陛下,吾皇聖明,千秋萬代。”
  朱厚照偷偷的瞪了方繼藩壹眼,方繼藩面若常色,弘治皇帝不等朱厚照說話,道:“青州知府吳江,該死!”
  呼……
  朱厚照松了口氣。
  方繼藩也松了口氣。
  朱厚照以為是近來偷偷私刻印章,東窗事發。
  方繼藩以為自己為了商鋪的事,派了王金元、鄧健等人,到處在京中商賈那兒,提著犯禁的刀劍,在人家店鋪門前雜耍,被人彈劾。
  二人不約不同的擦了擦額上的冷汗。
  也同時,目光壹亮。
  果然……猜著了!
  蕭敬將奏疏先遞給了朱厚照,朱厚照詫異道:“竟還勾結了倭寇?”
  連朱厚照都嚇了壹跳。
  方繼藩忙是接過奏疏,只掃了壹眼,心裏大抵也有數了,這人……真不是東西啊。
  弘治皇帝冷然道:“朕已命人捉拿吳江,以及牽涉此案的人等!”
  可他擡眸:“只是,可怕的是,這大明,有多少個吳江啊,這些人,真是可怕,欺上瞞下,朕知他們人,知他們面,卻不知他們的心!”
  方繼藩和朱厚照對視了壹眼。
  “還有這倭寇,愈演愈烈,又當如何處置?”
  “剿!”朱厚照精神奕奕道。
  弘治皇帝深深的看了兒子壹眼,不得不說,皇兒確實長大了,到了如今,他才開始接受這個事實。
  不過……似乎方繼藩更可靠壹些。
  弘治皇帝接著看向方繼藩。
  方繼藩道:“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!”
  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,還是很有逼格的,上壹世,裝逼犯們都愛先用這句話當開場白。
 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,頷首點頭。
  可不就是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嗎?
  壹個吳江可怕嗎?不可怕,壹道旨意,就可以徹底的解決了。
  壹夥倭寇,可怕嗎?可問題在於,有人可以借著倭寇,牟取巨大的好處。
  弘治皇帝道:“三年前,壹支備倭衛水師,被倭寇襲擊,死傷慘重,這幾年來,時有倭寇登岸,殺戮百姓,從前,朕不明白,為何倭寇會猖獗到這個地步,可現在,算是明白了。這倭寇的背後,有太多有利可圖的利益,以至於,從東南沿岸,再至山東諸地,總有人借用這些倭寇,牟取巨利,財帛動人心,老話說的對啊。”
  方繼藩頷首:“對,這才最可怕的地方,倭寇的本質,就是私商,尋常人是不敢做私商的,私商的背後,定要有世家大族,沒有他們的支持,私商膽子再大,怎麽下海,下海之後,如何將海外的東西,帶來大明,又如何將我大明的奇珍異寶,送下海去?沒有路引,大批的貨物需通過各處的關隘,沒有特定人的照顧,是不可能的。”
  弘治皇帝點頭道:“朕從前想不到這壹節啊。難道朕要下旨,將這些人連根拔起?”
  方繼藩搖搖頭:“陛下,拔的起嗎?”
  “……”
  方繼藩家夥挺大膽,方才還說英明神武,現在這口氣,倒像是說,陛下妳有這本事嗎?
  方繼藩解釋道:“他們在暗,陛下在明,且他們盤根錯節,外有倭寇為援,內裏呢?壹個小小的吳江,尚且有這麽多人對他贊譽有加,既有吏部,又有布政使司,甚至,還有都指揮衙門,那麽,潛藏在其後的那些人,就更加可怕了。”
  方繼藩擡眼,想了想,也不知該說不該說。
  弘治皇帝道:“妳繼續說下去。”
  方繼藩道:“陛下要將他們連根拔起,需有當初太祖高皇帝,處置藍玉案和胡惟庸案的魄力。”
  果然,方繼藩和自己不謀而合啊。
  這意思是,直接大開殺戒,要連根拔起,所牽涉到的人,怕是沒有壹萬,也有數千。
  “可現在,已經不比太祖高皇帝時期了,太祖高皇帝能做的事,陛下能做嗎?”
  弘治皇帝沈默了。
  有道理!
  太祖高皇帝是馬上得的天下,那時候,大開殺戒,誰敢多嘴瞎逼逼?
  可而今,壹旦如此,就是動搖國本了啊。
  方繼藩道:“其實,也不是沒有辦法。”
  “嗯?”弘治皇帝看著方繼藩。
  “剿倭,以剿倭的名義,徹底斬斷他們的利益根本,失去了這些,這些人沒有了巨大的利益,自然也就壹盤散沙,不攻自破。”
  弘治皇帝道:“備倭衛可以用?”
  方繼藩搖頭:“不可以。”
  弘治皇帝皺眉:“備倭衛尚且不能剿倭,誰可以來剿。”
  方繼藩道:“鎮國府。”
  朱厚照立即明白了方繼藩的意思,拐了這麽多彎,原來是……
  朱厚照打起精神:“這件事,父皇交給兒臣便是……”
  弘治皇帝道:“方繼藩,妳繼續說下去。”
  沒搭理朱厚照。
  方繼藩道:“以鎮國府的名義,派出壹人,組建壹支專門剿倭的兵馬,稽查倭寇,同時稽查私船。為了防止,被吳江背後的這些人收買,這剿倭的兵馬,必須重新招募,也需重新編練,陛下,下西洋,已是迫在眉睫,可下西洋之前,不蕩平這些海寇,沒有壹支專門的備倭兵馬,這是不成的,將來,這支軍馬可以為下西洋的船隊護航,而現在,卻可以令他們斬斷某些人的爪牙,這豈不是壹舉兩得?”
  弘治皇帝瞇著眼:“所以,以鎮國府的名義?”
  “以鎮國府的名義,是不去打草驚蛇,若是朝廷這兒,喊打喊殺,東南沿岸,不知多少人要惶恐不安,這些人壹旦不安,誰能猜測,他們會做出什麽可怕的事。”
  弘治皇帝頷首:“派誰去?”
  朱厚照熱情洋溢的看著弘治皇帝,又看看方繼藩。
  方繼藩道:“臣有壹個人,可以舉薦,此人實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,有他在,三年之內,不愁倭寇不平。”
  朱厚照滿面紅光,樂了:“兒臣也不是謙虛……”
  “是誰?”弘治皇帝依舊沒搭理他,繼續凝視著方繼藩:“是誰?”
  “翰林編修,唐寅!”方繼藩壹字壹句!
  朱厚照心……沈到了谷底。
  原以為,方繼藩會推舉自己的。
  無論怎麽說,本宮也是弓馬嫻熟,三年平倭,舍本宮其誰?
  可萬萬料不到,推薦的居然是唐寅。
  那個廢物?
  壹個廢物,三年可以平倭,妳將本宮置之何地了?
  “那個江南才子?”弘治皇帝撫案,覺得不可思議。
  這個人,沒什麽特別之處啊,若是方繼藩推薦歐陽誌,他尚且還認同。
  “唐寅在臣的門生之中,是最無用的壹個。”方繼藩耐心解釋。
  “……”
  “可他正因為帶有盛名,尤其是在江南,他名聲很是顯赫。因此,以鎮國府的名義,令他招募人員,預備抗倭,這才是神來之筆。江南的世家大族,若是得知陛下要平倭,壹定會很惶恐,可若是他們知道,平倭的乃是才子唐寅,反而就松了口氣,自然以為,朝廷不過是雷聲大、雨點小而已,因而,不會生出戒備之心,這就有了足夠的時間,讓唐寅招募兵勇,進行操練了。”
  弘治皇帝微微皺眉,覺得……有壹絲道理:“只是此人……不過是個書生……”
  打草驚蛇是不會打草驚蛇了,只怕,還會被蛇笑死呢,江南才子,久負盛名,文章和詩詞,乃至於繪畫,世人都是聞名已久,這樣的人,讓他做個翰林,真是太合適了,讓他去平倭?開玩笑!
  方繼藩笑呵呵的道:“臣這個門生,確實是無用的書生,臣五個門生之中,就他最是無用,這壹點,臣不得不承認,可臣卻有平倭之法,只有這個最無用的門生,方才用的上。”
  弘治皇帝滿是顧慮,覺得方繼藩在開玩笑。
  朱厚照道:“其實兒臣可以去試……”
  “住口!”弘治皇帝冷冷的瞪了朱厚照壹眼:“妳是太子!”
  “噢。”朱厚照心死了,也就老實了。
  弘治皇帝皺眉:“只憑壹個小小的唐寅,朕實在不放心,這樣吧……”他不是不放心方繼藩,而是真的信不過唐寅啊。
  唐寅這個人,弘治皇帝曾經關註過,怎麽說呢,才氣是有,就是……除了才氣之外,沒有其他的優點。
  弘治皇帝沈吟了片刻,看著蕭敬:“召兵部尚書馬文升。”
  蕭敬頷首,自是去請人了。
  “朕非是信不過,只是此事,事關重大,讓唐寅去試壹試,倒也無妨,卻也難免,要有兩手準備,兵部那兒,也要抽取備倭衛精銳,以防不測。”
  “……”
  朱厚照和方繼藩面面相覷。
  陛下是想做兩手準備。
  這倒沒錯,就是……方繼藩想到自己的門生被人這樣瞧不起,心裏……有點惆悵,唐寅雖是自己門生中,最渣的壹個,可……陛下,能不當場打臉好嘛?留壹點面子難道不好?
  ………………
  今天起來的太遲了,昨天跑了兩千公裏,半夜才到家碼完字,太累了,那啥,新的壹月,求月票了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