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敗家子

獨孤天山

網遊小說

弘治十壹年。   這是壹個美好的清晨。   此時朱厚照初成年。   此時王守仁和唐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八百五十八章:君臣同心

明朝敗家子 by 獨孤天山

2019-1-8 14:38

  劉健的首肯,並沒有讓李東陽和謝遷輕松。收藏本站
  他們自然清楚,哪怕是劉健同意了,又如何?
  這可是天大的事,不是鬧著玩的,這劉公,是已做好了粉身碎骨的打算。
  見劉健匍匐在地,弘治皇帝的眼睛,竟有些模糊。
  事實上,弘治皇帝也有點舉棋不定。
  他深知真能貫徹,便算是解決了大明王朝最大的隱患,可是………
  想要做到,實是太難了,首當其沖的,將會是劉健,因為劉健乃是內閣首輔,所有的壓力都會沖著他去。
  這方繼藩倒是說的輕松,問題在於,大家壓根不會去找他這個駙馬啊。
  李東陽和謝遷,與劉健壹向相交莫逆,此時也禁不住遲疑了。
  最終,他們拜倒在地:“臣等……”
  後頭的話,竟是哽咽了,不知該說什麽是好。
  方繼藩站在壹旁,心裏感慨。
  劉健還是有情懷的人啊。
  至於劉東陽和謝遷,倒挺有義氣,歷史之中,這三人名聲都不算壞,這歷史可能會有偏向,可大抵還是**不離十的,壹個純粹的壞人,不可能得到好名聲,而如方繼藩這般純粹的好人,大抵也會被千秋史筆所溫柔的對待。
  當然,若是有人敢在明實錄裏說方繼藩的壞話,方繼藩保證砍死他。
  就算等自己百年之後,有哪個人不開眼。
  自己這麽多徒子徒孫,怕啥?
  當然,想要完成這個壯舉,的確很難。
  終明壹朝,每壹個人都知道,眼下土地兼並問題的嚴重,也明白解決問題的辦法。
  可是……哪怕是到大明滅亡,到了幾乎要亡天下的地步,也沒有人願意去解決這個問題。
  倒是到了清朝雍正年,將士紳壹體納糧解決了。
  這固然是因為雍正本就是個狠人的原因,可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,大明是真的皇帝與士大夫治天下,大明的統治基礎,本就是仰賴於士紳,自己砍自己,不存在的事。
  而清朝表面上,是維持了大明的國策,可實際上,雍正的基本盤,來源於後金人,此前所謂被優待的士大夫,終究不過是外人而已,所以雍正可以毫不猶豫的對反抗者舉起屠刀,誰不服,就宰了妳,讓妳閉嘴,妳就得乖乖閉嘴。
  因此,在大明玩這個,不啻是在玩火,風險很大。
  此時,弘治皇帝籲了口氣,他擡眸看了壹眼方繼藩,道:“好了,方卿家,朕想聽聽妳,如何士紳壹體納糧。”
  方繼藩認真起來,道:“陛下,士紳為何不肯納糧?”
  弘治皇帝不禁壹楞,這個問題,他沒想過。
  面對弘治皇帝的反應,方繼藩像是早就知道似的,此時接著道:“這是因為士紳在納糧之後,也未必能使自己有好處。因而這天下士紳壹聽到納糧,就勢必群起而攻之。”
  “所以眼下要解決根本問題,就必須讓他們知道,朝廷取之於民,用之於民,做到這壹點,讓他們真正嘗到了甜頭,到時,即便會有牢騷,可他們的抵抗也斷不會如此激烈了。”
  弘治皇帝皺了皺眉,若有所思,口裏則道:“現在,難道不是取之於民、用之於民嗎?”
  方繼藩沈默了很久,而後道:“兒臣不想深入探討這個問題,畢竟事情只能壹件壹件的解決,兒臣所說的用之於民,是在於那種看得見,摸的著的好處。”
  “好吧。”弘治皇帝始終凝眉:“妳繼續說下去。”
  “所以,可先在壹縣做嘗試,至少先將反抗降到最低,若是這士紳壹體納糧,在該縣得以解決,再徐徐圖之,慢慢的推廣。不妨我們將該縣稱之為模範縣。”
  模範縣……
  弘治皇帝不禁壹怔,方繼藩總能給他們冒出新鮮東西。
  不過現在最重要的是問題能得以解決。
  弘治皇帝苦笑道:“哪個縣可以?”
  方繼藩想了想,才道:“最好先從近處著手,不如從保定府定興縣開始,那兒距離京師足夠近,壹旦有事,朝廷可以立即解決,防止事態擴大。”
  弘治皇帝微微低頭思索了壹下,隨即點了點頭道:“新城距離定興也不過百來裏而已,確實不成問題。
  方繼藩又道:“除此之外,還得派壹個有膽有識之人。兒臣思來想去,臣的門生歐陽誌前往較為適合。”
  “歐陽誌……”
  所有人都面面相覷。
  這方繼藩,可真下本錢啊。
  自己的首席大弟子,居然派了去,這不就擺明了就是向天下人宣告,沒錯,這餿主意是我方繼藩出的,來打我啊,笨蛋們。
  劉健等人,原以為方繼藩會做縮頭烏龜,誰曉得這方繼藩竟還很有擔當。
  弘治皇帝卻是眉毛壹挑:“歐陽誌他是翰林侍讀學士,身份清貴,只做壹個小小縣令?”
  方繼藩正色道:“他依舊還是翰林侍讀學士,這樣做,也說明了朝廷對定興縣的重視。除此之外,兒臣鬥膽以為,暫時不能以士紳納糧去定興立這個標榜,不妨……先尋個明目,不如說募捐之類。”
  這倒是好主意,起碼不會壹下子激起士紳的反感。
  弘治皇帝點頭:“還有呢?”
  “還有……”方繼藩嘿嘿笑道:“還有,就看歐陽誌了,看他能不能頂住壓力。”
  “只要頂過去,事情便罷,頂不過去,就全盤皆輸,兒臣就當沒了這個徒弟。”
  說罷,方繼藩看了劉健等人壹眼,而後又道:“而劉公等人,只怕未來的日子也不好過了。”
  弘治皇帝踟躕著:“妳有把握?”
  方繼藩道:“只有三成把握。”深吸壹口氣之後:“可是……若能辦成,便是利在千秋之舉。陛下,試壹試吧,反正就算是輸了,於陛下也是無礙。”
  這意思等於很明白的說,反正死的是別人,就算是犧牲,到時真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,還可以罷免內閣大學士,甚至是罷黜歐陽誌這些罪魁禍首來平息天下人的憤怒。
  方繼藩顯然是想孤註壹擲了,當官不為民做主,不如回家賣紅薯。
  而讓歐陽誌去,顯然代表了方繼藩的決心,他若是辦不成,大不了跟自己回家賣房去。
  弘治皇帝面上露出了羞色,他忍不住道:“妳胡言亂語什麽?”
  方繼藩汗顏:“兒臣萬死。”
  弘治皇帝臉上肅然起來,厲聲道:“朕想要嘗試,是自知壹旦成功,此舉便是利國利民,造福萬千的百姓,若是功虧於潰,這個責任,朕來擔當。朕的列祖列宗們也並非沒有被人所詬病過,妳以為朕真的沽名釣譽,只求在別人眼裏,做壹個聖君朕的列祖列宗也不乏有人被人暗中稱之為昏聵者,他們可以,朕也無妨。妳說有三成把握……”
  弘治皇帝站起來,背著手,看著奉天殿外的落地玻璃,只是眼眸裏的光芒,似是透出了壹股堅定,聲音竟有些顫抖:“試試吧,歐陽誌若是不怕身敗名裂,劉卿、謝卿、李卿願與朕共進退,連妳方繼藩……”
  方繼藩霎時的臉壹紅:“陛下,不要用連好嘛,這個連字,聽著有些寒磣。”
  弘治皇帝正色道:“妳方繼藩,既也肯為天下百姓壹試,好,那就試,就從定興縣開始。”
  劉健等人的心裏打著鼓,只是到了此時,卻也無別話可說了,便道:“吾皇聖明!”
  弘治皇帝回頭朝方繼藩壹笑:“朕倒是很想看看,妳所謂的取之於民、用之於民!”
  ………………
  歐陽誌有點懵。
  正定縣令,奉旨向正定縣士紳募捐。
  怎麽感覺是在侮辱正定縣士紳們的智商。
  當然,歐陽誌此時還沒反應過來。
  方繼藩坐在堂中,看著歐陽誌。
  他喜歡這個家夥,和自己壹樣,都是本份老實,果然什麽樣的師傅,就教出什麽樣的弟子啊。
  方繼藩語氣沈痛道:“歐陽誌,妳在聽嗎?”
  “……”
  良久,歐陽誌道:“呀,師父,您說。”
  方繼藩道:“我慢慢說,妳自行理解。”頓了頓:“此事關系重大,事關我大明千秋,壹旦失敗,妳便身敗名裂,從此之後,怕是官做不成了,只好遺臭萬年,跟著為師淒慘的賣房度日。可若是成了,則功在千秋。我是這樣對陛下說的,為師說,這樣的事,非要有大智大勇之人,方可貫徹下去。妳智商雖然不足,可勇氣可嘉,為師最心疼的就是妳,所思來想去,還是向陛下推薦了妳。”
  歐陽誌這壹次算是聽明白了,他作揖道:“恩師有命,學生赴湯蹈火,在所不辭。”
  “好。”方繼藩高興起來,說實話,這樣的人,哪怕是壹丁點智商都沒有,宛如壹個智障,方繼藩也喜歡。
  “我寫下壹個章程,妳什麽都不必管,只管去做,陛下已有默許,正定縣不遠,駐紮著壹支京營,此營的指揮姓吳,算起來,和我方家也是有壹些淵源了,若是事態緊急,隨時可以調用,總而言之,為師借的就是妳這壹股子忠心不二,妳立即收拾壹下,明日就去赴任,總之,按著章程辦!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