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敗家子

獨孤天山

網遊小說

弘治十壹年。   這是壹個美好的清晨。   此時朱厚照初成年。   此時王守仁和唐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四百七十三章:小徐啊,妳變壞了

明朝敗家子 by 獨孤天山

2019-1-8 14:36

  方繼藩咬緊自己的牙關,眼淚泊泊而下。
  這親吻禮,最適合的是那些熱情奔放,又或者,於方繼藩而言,是那種比較浪的民族。
  徐經雖在船上,習慣了親吻禮,可並不代表,他敢在恩師面前放肆。
  只是……
  方才情緒上湧,已無法自己的情緒,好在,徐經尚還存著理智。
  點到即止,化解了師徒反目為仇的尷尬,他以淚洗面,拜倒:“學生徐經,拜見恩師。”
  遠處,劉瑾丟了壹顆蠶豆進自己嘴裏,壹面咀嚼,壹面看著這感人的壹幕。
  他的腦勺被狠狠的拍了壹下:“幹啥。”
  劉瑾有點生氣,口裏的蠶豆都差點噴出來,怪可惜了。
  回頭,見是朱厚照,嚇的臉都綠了,緩緩擠出笑容。
  朱厚照壓低聲音,呵斥道:“還留在這裏做什麽?快走。”
  “為啥?”劉瑾百思不得其解。
  朱厚照打了個寒顫,這徐經,太可怕了,扯著劉瑾便走。
  ……
  方繼藩看著面目全非的徐經,心裏不由感慨,兩年前,自己讓他出海,是因為,他希望,有人能尋覓到這個民族的未來。
  可真正出海了,說不想念,是真騙人的,如今,師徒團聚,方繼藩雖表面上,還裝出壹副高深莫測的樣子,可上前去,撫著徐經亂蓬蓬的頭,不禁搖頭:“妳受苦了。”
  “恩師,學生不苦,學生無壹日,不在想念恩師。”
  方繼藩臉微微壹紅,卻道:“為師也是。”
  徐經感慨萬千,匍匐在地,壹聽恩師如此說,心花怒放。
  方繼藩道:“起來吧,恩師帶妳回家。”
  徐經壹聽回家二字,又忍不住哽咽。
  他巍顫顫的起身:“恩師,學生此次,是自木骨都束回來。”
  方繼藩冷靜下來,聽著徐經的匯報。
  其實徐經不是歐陽誌,在方繼藩心裏,徐經是個圓滑的社會人,徐經繼續道:“此次,學生擅自帶回來了壹些使節,借此,來恢復他們對大明的朝貢。”
  後世的人很厭惡朝貢體系,方繼藩倒也覺得朝貢體系問題不小,可公允的說,朝貢在這個時代,幾乎是最佳的選擇,大明已占據了這片大陸最肥沃的土地,積攢著數之不盡的財富,效仿佛拉機人,去打劫窮鄰居,這種事,大明是做不出的。
  這朝貢體系在設計之初,倒是頗有大明穩固天下各國的必要,譬如朝鮮國在元時,曾在朝鮮國的濟州建立了養馬場,而大明自然是決不允許,朝鮮國的馬場養出無數良馬。最終,留下什麽隱患,這戰馬,乃是最珍貴的戰略物資,大明的戰馬,當然是多多益善,而藩國壹旦馬多了,難免會有其他的企圖。
  因此,太祖高皇帝在與朝鮮國建立朝貢體系之初,就指名道姓,朝鮮國必須按時進貢戰馬,那當初蒙元人在朝鮮國所設置的養馬場,最終成為了大明養馬之地,朝鮮國不得不如數上貢,國內卻幾乎沒有足夠的戰馬,以至於,頂級的貴族,也只好用牛車來代步。
  不只如此,大明朝貢體系之中,看似好像大明在吃虧,藩國獻上各國的奇珍,如倭國送上倭刀,這些倭刀,可不是平白來的,而是匠人們無數次鍛煉而來,所用的鋼,乃百鍛鋼鐵;朝鮮國進獻戰馬和人參,其他諸國,特產各有不同。
  可真正握有定價權的,卻是大明啊。
  在大明眼裏,妳朝鮮國的馬,值錢嗎?倭國的倭刀,不就是壹口刀,能值幾個錢,來來來,五百大錢考慮壹下。
  而大明對於各國的賜予,依舊還是用的是大明的定價,我這絲綢不壹樣,妳市面上都買不到,我這瓷器厲害了,沒有十兩八兩銀子,妳打著燈籠都找不著。
  太祖高皇帝,以驅逐北虜起家,壹輩子都沒吃過別人的虧,他所設計的朝貢體系,大致就是如此,收藩國實物,以較低價格來充實自己,與此同時,再賜予對藩國而言,稀有的絲綢、瓷器。
  看上去,這是壹筆吃虧的買賣,可實際上呢,絲綢、瓷器,不過是奢侈品而已,而各國的藥材、戰馬、刀劍甚至是美女,則充實進了大明的後宮,也以低廉的價格,充實進了大明的軍隊。
  而在定價權又被大明完全掌控的情況之下,這種朝貢貿易,各國看上去是占了大便宜的,妳看,這些家夥拿不值錢的馬、刀、藥材,換了我大明稀有的絲綢和瓷器,我大明天子,隆恩浩蕩,德被四海啊。
  至於為何這個看上去不算太壞的制度,總給人占了巨大便宜的感覺,無非是因為,歷史是大明所修著的,這個時代,誰掌握了歷史,誰就掌握了話語權。
  當然,朝貢體系也不是完全沒有毛病,有時候也經常會有玩崩的時候。
  當初瓦剌人徹底和大明反目,就是因為瓦剌人和大明互市,他們急需燒飯用的鐵鍋,需要大量的茶葉,可大明卻認為鐵鍋乃是鐵器,不能滿足妳的需求,來,聽話,多用點絲綢吧,可瓦剌人在那天寒地凍的大漠,他們不要絲綢啊,穿絲綢會凍死的。與此同時,牛馬的價格,定價也忒低了,以至於每壹次互市,雙方的沖突便不斷,沖突完了,回家召集兵馬,就想要搶,雙方大打出手壹番,又回到了談判桌上,繼續互市,大明依舊不肯賣鐵鍋,認為這是資敵,瓦剌人覺得我要燒飯吃,沒鍋不成,沒有足夠的茶葉,肉食難以消化,我拿這麽多牛馬來,妳賣我這個?平啥我們的牛馬不值錢,妳們的絲綢、瓷器就這麽值錢了,別跟我提文化,誒呀,我這暴脾氣,接著……又是壹通亂打。
  與此同時,海外諸國,也漸漸回過勁來,不對啊,大明賞賜的絲綢和瓷器,好是好,可真的值這麽多銀子嗎?
  於是乎,走私業便昌盛了,人們發現,即便有人冒著殺頭的危險去走私,走私出去的絲綢和瓷器,價格居然也比朝貢中換來的絲綢、瓷器價格要低廉,其中竟有巨大的套利空間。
  方繼藩當年仔細的琢磨過明史之後,壹開始,百思不得其解,明明大明就是個冤大頭,在修史的文官眼裏,大明年年吃大虧,可就為啥,人們寧願走私,也不願靠打著朝貢名義的官方貿易,進行交換呢。
  而北方的韃靼、瓦剌人,明明有占便宜的機會,卻總要和大明打生打死呢。
  要知道,大明定都北京,為了防禦北方,那兒關塞重重,關塞之中,又有火器,叩關而襲擊大明,是風險極大的事,不但會被大明朝廷與其他大漠諸部聯合起來攻擊,甚至那高大的城墻,即便死掉許多人,也未必能跨越那鴻溝壹步,而且,未來相當壹段時間,還可能斷絕貿易,當初的北元,不是徹底分崩離析?此後的瓦剌,最後不也在大明聯合大寧衛和韃靼之下,徹底瓦解?
  最後方繼藩得出了結論,大明皇帝,從太祖高皇帝開始,就沒壹個是單純的,畢竟如方繼藩這般,單純的似壹張白紙的人並不多,這壹套朝貢體系的創制,本身就兼顧了削弱藩國,而強壯自己的本意,可掩蓋在這個目的之下,掌握了筆桿子的大明翰林們,同時進行不斷的潤色,卻總是表現出壹副受害者的模樣。
  至於後人們如何理解和解讀,修史之人是不在乎的,大爺我吃虧就是吃虧了,虧的褲子都沒了,我這麽昂貴的寶貨,換來不值錢的戰馬、倭刀、藥材、香料、象牙,還有朝鮮國進貢的美女,咋就不虧了?
  方繼藩對老祖宗們是佩服的,都是社會人啊,還是最有文化的那種。
  他看了徐經壹眼:“帶來了多少?”
  “四十七國……”徐經道。
  方繼藩差點沒有噎死,四十七……
  雖然知道所謂的四十七國,水份甚大,有些國家,不過彈丸之地而已,可這個數目,還是有點大,方繼藩想靜靜。
  “學生還襲擊了大食人,奪取了他們的艦船,拿住了數百俘虜,其中不少匠人,和水兵。”
  方繼藩臉顫了顫……為師這麽熱愛和平的人,怎麽會教出這樣的弟子……深吸壹口氣:“這些人,正是眼下下西洋最需要的。”
  “正是。”徐經壓低聲音:“不止如此,學生還在西洋,招募了上百個佛朗機的匠人、水手登船。”
  “……”方繼藩詫異道:“怎麽招募的?”
  “就這樣招募的啊。”
  “他們肯跟妳來?”方繼藩壹頭霧水。
  徐經意味深長的看了方繼藩壹眼:“招募時沒想這麽多,就說來了能發大財,還先給了壹筆不菲的銀子,不過……到底怎麽安排,學生也沒想這麽多,都憑恩師安排,當時學生確實沒有多想,就想著,能帶點啥回來,就帶來,恩師若有用,便用。覺得無用,反正他們來都來了……”
  方繼藩壹臉發懵,這算不算販賣什麽什麽來著?
  徐經啊,妳變壞了啊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