宰執天下

cuslaa

歷史軍事

從出租車上跳下來就直奔檢票口,賀方終於壹身大汗的在最後壹刻趕上了回上海的飛機。直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(五十七)

宰執天下 by cuslaa

2023-4-22 11:42

  開寶寺鐵塔之下,已經變成了壹片工地。
  開寶寺福生院新天王殿的地基上,雲集了數以十計的官員,以及同樣人數的僧錄司的紫衣大師們。
  工地上到處塵土飛揚,黃沙、碎石、水泥、鋼筋等建築物資,也舉目可見。
  尋常時候,這些貴人們總是對這等臟亂之地敬謝不敏,離得越遠越好。不過今日,卻不得不在這裏灰頭土臉地候著。
  壹名身穿五品袍的官員等得心浮氣躁,壹看到有人奔進,便抓著他吼道,“韓相公什麽時候才會到?!”
  來人什麽都不清楚,張大著眼睛根本不知說什麽,旁邊有人嘆道,“方才不就說了,章相公和韓相公還在軍器監。等吧,要是蒸汽機車沒問題,怕是得中午之後了。”
  更後面壹點,兩名青袍的小官交頭接耳,都是面目蒼蒼,雙手粗糙,典型的工程出身的官員。
  “看來兩位相公還是更看重蒸汽機車。”
  “誰說的?光有機車,沒軌道怎麽走?日後遇水架橋,少不了這鋼筋砼來造橋墩。別忘了,砼這個字,還是韓相公生造的。”
  時至今日,大宋鐵路的總裏程已經超過了壹萬裏,其中作為幹線的復線鐵路有五千六百余裏,而剩余的支線鐵路,其裏程每天都在增長。
  但目前幾乎所有的鐵路裏程,基本上都是在平原上鋪設完成的,連稍大壹點的河流都使用專門設計的列車渡船通過。而過黃河時,更是得卸貨過河再裝貨上車。
  鐵路架設的真正的難點就是在橋梁架設,以及山區道路鋪設上。
  窄壹點的河流,用木橋就能跨過去,石橋費些事,也成本高壹點,可也不是什麽問題。但長度超過百丈的大橋,修建難度就急劇上升,到現在為止,因為技術上的原因,盡管建橋計劃定了壹份又壹份,卻還沒有開工建設其中任何壹座。
  最大的問題,就是橋墩難修。堅固能抗洪水的橋墩,不是往河裏丟石頭就能建起來的。
  但現在有了鋼筋砼,也就是人工所造的石塊,有足夠的強度,而且大小隨意,即使是黃河洪水,只要造得足夠厚實,也壹樣能扛得住。
  而且鋼筋砼石不僅僅能夠造橋墩,房屋的柱子也同樣可以使用。眼前這壹座待建的新天王殿,正是要用鋼筋砼來造最重要的二十四根大柱。
  而這座天王殿,也是世上第壹座使用鋼筋砼作為主體結構的建築物——因而才能引來宰相親來主持開工儀式。
  “知道不知道為何韓相公不先造新橋,而是拿來造這天王殿?”
  回應聲音小了點,“禿驢死不完。”
  雖是壓低了聲音,可“禿驢死不完”五個字,還是引來了周圍壹片低低的笑聲。
  新式的建築,新式的設計,上上下下都沒有經驗,肯定有各種各樣的問題。既然如此,自然不能讓學生、議員,以及普通百姓承擔如此之大的風險。倒是不事生產,又傳播異論的禿驢更適合做試驗品。
  雖說這是人們的猜測,不過歸根結底,還是韓岡對佛門的態度始終如壹,從早年開始就沒變過,以此為人所知。話說回來,就沒人見過韓岡對哪壹門教派有過好臉色。
  “可怎麽說,都是被放在後面。”
  “要陪著章相公啊。朝中最看重蒸汽機的可不是韓相公。”
  ……
  運行中的機器發出轟轟的噪音,陣陣濃煙從煙囪中直噴向天空。
  巨大的鍋爐架在底盤上,爐中的火焰,隨著爐門有節奏地開啟關閉,從中探出,然後又被壹鏟鏟石炭給壓了回去。
  壹陣蒸汽噴出,車上兩個巨大的飛輪旋轉起來,通過碗口粗細的鑄鐵連桿,驅動最下方的車輪。
  鋼鐵的車輪壹點點地動了起來,從慢到快。如同壹只靜靜趴伏的巨獸,終於有了動靜。
  壹群人圍著軌道上緩緩啟動的蒸汽機車,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。他們是造出這壹只鋼鐵巨獸的人們,如同看見兒女蹣跚學步時壹般欣喜。
  而稍遠壹點的地方,又有壹群官員圍著中心處的兩人。
  章惇擡眼掃了壹圈周圍,盡是帶著諂媚笑意的面容,根本看不出他們為蒸汽機車成功而欣喜。
  嫌惡地瞥了這些官員壹眼,望了望哼哧哼哧開始龜速行駛的列車,他偏頭問身邊的韓岡:“時速能到多少?”
  韓岡道:“最高每時辰二十五裏,穩定運行則是二十裏。”
  章惇道:“還不如馬。”
  壹個時辰僅能前進二十五裏,的確不如馬車的速度。
  章惇又問:“壹次能走多久?”
  “這幾天壹天十二個時辰運行,平均要壞三次,每次維修差不多都要兩刻鐘到四刻鐘。”
  章惇搖頭,“還是不如馬。”
  鐵路上的挽馬累了、病了,到下壹個站就能更換,如果是傷了,從轅上解下來最多只要五分鐘。若是軌道上的列車,不定什麽時候就要停下來修上半小時、壹小時,這鐵路運行圖就徹底亂了。
  說話間,壹聲汽笛響起,這個世界第壹臺蒸汽機車離開了軍器監的汴水碼頭,沿著鋼鐵的軌道,向著五裏之外的倉庫區駛去。
  目送機車駛遠,章惇又問:“成本是多少?”
  “不算之前的花銷,造出這壹臺機車,用了兩百貫不到。”
  “還是不如馬。”
  壹匹中等水平的挽馬,朝廷的采購價只要六到十貫,壹臺機車相當於三十匹馬。
  這還是沒算之前的花銷,為了蒸汽機,研究開支早超過了百萬貫。而為了能讓蒸汽機上車,朝廷的投入高達四十萬貫。人工還沒算進去,加工費更沒算,韓岡所說的兩百貫完全是材料的成本。
  韓岡打得埋伏,了解的人都知道,章惇也清楚,只是他沒窮追猛打,又問:“能拉多少貨?”
  “連車兩千石。”
  章惇搖頭:“更不如馬。”
  在連接碼頭和倉庫的重載軌道上,由十六匹挽馬組成的壹支車組,可以很輕松地拉走滿載兩千石糧食的八節車皮。
  韓岡嘆了壹口氣,“難道就壹直用馬不成?”
  “當然不。”章惇不是挑釁,今天他的心情其實很好,“只覺得太慢了。還要追加投入,早點將更好的蒸汽機給造出來。”
  韓岡笑了壹下:“能上船的?”
  章惇斬釘截鐵:“能上船的!”
  章家——確切地說是章惇這壹房,現如今是大宋,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海商,擁有壹百四十余艘滿載排水量超過兩千石的海船,最大的甚至有五千石。
  每年來自兩廣(包括交州)的特產:稻米、白糖、木材、香料,海產品,等等等等,多達上千萬石的貨物,有壹半以上是通過章家的海船運送到沿海各路的港口中。
  壹旦船用蒸汽機發明,章家船隊簡直是如虎添翼。對於實用化的機械動力,章惇只會比韓岡更期待。
  韓岡望著遠去的煙柱:“應該不會太久了。”
  “幾年?”章惇立刻追問。
  “幾年。”韓岡沒能給壹個準數。
  “幾年就幾年吧。等再過幾年,玉昆妳說過的鐵船,怕也是能下水了。”章惇帶著淡淡的笑意點頭,轉過來,卻發現韓岡臉上的悵然,他壹驚,問,“怎麽?難道還有問題?”
  “不是。”韓岡搖搖頭,“這些年只是技術有所發明,但在自然之道上,依然沒有什麽進展,有些煩心。”
  章惇擡手指著不遠處的鐵路,“鐵路貫通東西南北,蒸汽機車也上了路。若有人欲攻氣學,把鐵路指給他看便是,玉昆妳何須煩心?”
  “外道不足為慮,只擔心如今的發展不能持久。”韓岡嘆息道,“道理為柱梁,技術僅是外墻。柱梁不堅,外墻豈能持久。”
  沒有微積分,沒有經過嚴密論證的萬有引力定律,當然也沒有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》,現在的科技發展,完全可以說是建立在泥沼之上。
  韓岡給這個世界帶來的只是結論,而不是推導和證明的過程。
  機械設計,大地測量,天文觀測,用到數學工具的地方太多太多。可發展遲緩的數學,與不斷推進的科技已經成了鮮明的對比,甚至可以說拖了後腿。
  韓岡現在都很難確認,他把後世經過數百年無數學者總結出來的真知灼識,忽略了推導過程而壹股腦放出來的行為,會不會已經成了科學發展的阻礙,換個說法,就是造成了知見障。
  當然,可以期待壹個劃時代的天才出現,解決現如今所面臨的問題。
  不過那樣的話,韓岡能做的就只能是廣種薄收,盡可能地推廣義務教育,看看更多的人口基數中,能不能出現壹個兩個能完成微積分的天才。
  只是那樣的話,又不知要多久,韓岡都不能確定自己能不能看到那壹天。
  “好了。”韓岡收拾起心情,“下面我還要去開寶寺壹趟,這邊就拜托子厚兄了。”
  “就為了幾根柱子?”
  “人工造的石柱。”韓岡強調道。
  章惇搖頭,“真不知道為什麽玉昆妳不先修橋,去造什麽天王殿。”
  “呃,和尚死不完。”韓岡說道。
  另壹世界,鎮壓整個地球的超級大國,能在電力都還沒有普及的時代,沒有太多現代化的機器,卻能將鐵路修到十萬公裏以上,正是因為其修建的地區,主要就是在廣袤達數百萬平方公裏的大平原上。
  大宋現如今在平原上修築鐵路已經能算是熟能生巧,也培養出了壹批專業的築路隊伍。但難度更高壹點的山林河川,依然是修築時最大的癥結。
  鋼筋混凝土的建築剛剛問世,誰都沒有經驗,如果出問題,那可是要死人的。既然如此,還不如讓那些壹心壹意去西天的和尚先來。
  嗯,和尚死不完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